第1章
1939年。
东北有一个偏远的小山村,名叫坠龙沟。
据说是清朝入关之后龙脉落在了这地方,坠龙沟之前生活约莫有个百十来家农户,因为奉天事变,这里的人也走了个七七八八。此地早些年有传言,说是每逢七月十五,也就是民间的鬼节。龙气都会引着枉死的怨灵投胎转世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烧纸焚香,不能出门
坠龙沟有一家秦姓人家,十几年之前从关外搬进来的,听说是惹了手眼通天的人物,来乡下避难,这一待就是十多年。
这秦家媳妇今年年末生了个小男娃,不过生完之后就去了,当天说是冬日响雷阵阵。秦家住的方圆五里,都是一阵呜咽哀鸣,就连老林子里的动物全都是没了踪迹。坠龙沟有个算命的瞎子,这天喝着烧酒,吃着也不知从哪里得来的半只烧鸡,用手抹了一把油光的嘴。还意犹未尽的咂摸两下,掐着满是泥垢的手指喃喃出声:“来了,来了”
这瞎子本是坠龙沟土生土长的庄稼汉,后来因为奉天事变之后落了草,又不知去哪里学了一身算命测字的本事。有人问他也不说只是不住摇头。至于他的一双眼睛也不算是全瞎,按照现在的话来说,叫玻璃体浑浊,不过自从他在外面学了本事回来后,眼睛似乎变得不一样了,性子也不像以前吊儿郎当的,总是有一种让然看不透又或者更无赖的样子。
这日正是七月半,秦家小子呱呱坠地。一家人却都是愁容满面,一是愁着这小子一生下来没了娘可怎么活,二是这个日子实在是不吉利。正当秦家老小给这刚降生的小子擦拭身子,给他娘换衣准备安葬的时候,门外一声福生无量天尊打断了众人的思绪。
秦父疑惑的打开门,就看见那瞎子站在门外,手里提了两个白纸灯笼。秦父不禁怒从心起,这不吉利的日子生了孩子,老婆也没了,这瞎子不是故意来触霉头的嘛。正欲发作,却又听的一声:“福生无量天尊”。
秦父也是信这些的人,再加上这老瞎子这几年在坠龙沟附近名声不错,好多家请他算命算风水批祖地都是算无遗漏,所以也就将心里的不快强压了下去,问道:“道爷有何事来此,家里刚出了不好的事,不好招待道爷,您看?”
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,秦家不欢迎这老瞎子,尤其你还提着两个大大的白纸灯笼。知道的说是人家秦家媳妇难产走了,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个死瞎子故意咒的人家。
这话说完却看那瞎子不急不缓,靠着门口的矮墙。以前的墙都是土砌的,冬天下了雪。土渗了水就变得湿滑起来,所以这瞎子本就不干净的衣服上显得更加埋汰。
秦父颇是不耐,老瞎子看着这糙汉也知道不能再吊着他胃口了,随即幽幽叹气说到:“秦家小子,你可别嫌弃老夫,你家里发生的事我都清楚了,我这次来有两件事。”
“哦?瞎子,你是怎么知道的?你又知道什么?”秦父不悦的道。房间里隐隐的小孩子哭声,还有秦家老人对儿媳妇的哭声,让秦父越来越烦躁
“呵呵。无量天尊。瞎子我前些年得恩师传道。方才醒悟看透这世间因果,特此来你家,等的就是你家这小娃娃落地。实话告诉你秦小子,你这娃娃七月十五生辰,生时克母,少时克父,一生坎坷。命魂飘忽,七魄不定,一生磨难众多却是难的的阴命。”
“阴命?滚,你个死瞎子,我儿子刚出生你就来咒他,你好歹也算他个长辈,还亏的你天天自诩长生问道,丢不丢人。滚,趁老子还没动手你赶紧滚,不然可别怪我不念我们一个屯里的情分。”
“呵呵呵。秦小子,你一个凡夫俗子,养不活你家这鬼娃的。我实话跟你说了,你家这小子,就是鬼命,魂轻魄轻。克父克母。不信你就等着。不让我带走他的话,三天之内必有阴司来勾魂锁命。”
“滚,”秦父是再也忍不住了,怒骂着这老瞎子,手里也不自觉的去摸门后靠着的粪叉。
瞎子见势不对撒腿就跑,边跑还边喊:“你个不知好歹的狗娃子,老子救你们一家的命呢,灯笼给你放门口了。晚上有什么不对就挂在门上,不然谁都救不了你个狗东西。”
瞎子的声音越来越远,秦父也像是卸了力气,先是丧妻之痛。又是这瞎子来捣乱,他已经三个昼夜没休息。这会也快撑不住了。低头又看见瞎子留下的两只白纸灯笼,狠狠啐了一下,回屋去了。
后面两日除了孩子偶尔哭闹,秦家也没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,秦父也就没有吧老瞎子的话放在心上,直到第三日夜里。
这天晚上鹅毛大雪。院里的竹篱笆都被压弯了腰。屋子里秦父和几个相熟的邻居一起坐在火炕上唠着家常。突然听的一声声风声呜咽。好似女人的喊声掺杂着婴儿的哭声。几人顿时面面相觑。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
坐在一旁的邻居老赵戚戚的问了一句,:老秦,老李,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?我怎么感觉有人在哭。
这老赵老李都是秦家两侧的邻居,知道他家出了这事都过来陪着唠家常,也算是给秦父解解闷。
“没有啊”老李一脸茫然的说。“你是不是这两天进林子打猎魔怔了?”
老赵平常靠着在林子里打猎买卖皮草为生,其他两人以为他是一个人待得久了出了幻听。
“不对,绝对有声音”
“?”
“有什么声音?这大半夜的你可别吓人啊老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