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言情 其他类型 我妈的审美滑坡史完结版秀娥陈嘉树
我妈的审美滑坡史完结版秀娥陈嘉树 连载
继续阅读
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

本书作者

午夜锈钟表

    男女主角分别是秀娥陈嘉树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我妈的审美滑坡史完结版秀娥陈嘉树》,由网络作家“午夜锈钟表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两人中间是件镶满水钻的旗袍,领口处的设计,和素描本里我周岁礼服的领口一样。“我妈说,这是她当年最得意的作品。”周砚礼的声音沉下来,“后来却被人指控抄袭,抄袭对象是个刚生完孩子的中国设计师。”我盯着照片里珍珠女士的笑脸,突然想起妈妈醉酒时说的“他们笑得更欢了”。原来周氏集团的夫人,就是当年在巴黎说“单亲妈妈搞设计是笑话”的人,而那场抄袭风波,不过是时尚圈对一个新手妈妈最残酷的绞杀。“所以你接近我,是为了替你妈报仇?”我把照片甩进他怀里,石板路上的青苔滑得人站不稳。他没接,照片飘落在我们中间:“我只是想知道,当年那个能把童装设计稿卖到米兰的设计师,为什么现在会给女儿的婚礼搞出秧歌服。”他蹲下身捡起照片,指尖划过妈妈年轻的脸,“直到看见你...

章节试读

两人中间是件镶满水钻的旗袍,领口处的设计,和素描本里我周岁礼服的领口一样。

“我妈说,这是她当年最得意的作品。”

周砚礼的声音沉下来,“后来却被人指控抄袭,抄袭对象是个刚生完孩子的中国设计师。”

我盯着照片里珍珠女士的笑脸,突然想起妈妈醉酒时说的“他们笑得更欢了”。

原来周氏集团的夫人,就是当年在巴黎说“单亲妈妈搞设计是笑话”的人,而那场抄袭风波,不过是时尚圈对一个新手妈妈最残酷的绞杀。

“所以你接近我,是为了替你妈报仇?”

我把照片甩进他怀里,石板路上的青苔滑得人站不稳。

他没接,照片飘落在我们中间:“我只是想知道,当年那个能把童装设计稿卖到米兰的设计师,为什么现在会给女儿的婚礼搞出秧歌服。”

他蹲下身捡起照片,指尖划过妈妈年轻的脸,“直到看见你在时装周扭秧歌,看见你妈改的那件Gucci腰带——”他抬头,眼里有我读不懂的光,“你发现没有?

她改的每一件衣服,剪裁线都精准得可怕,就像……就像把高定工艺藏在了花被面里。”

夜风掀起老宅的窗帘,妈妈的剪影在窗纸上晃动,像在抚摸某件看不见的礼服。

我突然想起素描本里未完成的设计:一件婴儿连体衣,袖口绣着小小的埃菲尔铁塔。

那是她原本要带去巴黎的作品,最终却成了我童年的睡衣。

“跟我合作吧。”

周砚礼掏出张烫金请柬,“周氏集团旗下的轻奢品牌要做国潮系列,我觉得你妈那些‘灾难级’设计,比巴黎秀场上的解构主义更有灵魂。”

请柬上的烫金字在夜色里发烫,我想起白天在素描本里看见的,妈妈给每件童装写的设计理念:“给甜甜做的衣服,要让她在摔倒时,也能像穿着盔甲。”

原来她早就把时尚的定义,缝进了最朴素的母爱里——不是T台上的华丽转身,而是孩子奔跑时,裙摆扬起的每一道安全的弧度。

回到厨房时,妈妈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,手里还攥着素描本。

我轻轻抽出那张巴黎通知书,发现背面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:“现在我闺女成了设计师,巴黎去不去也没那么重要了。”

字迹被水渍晕开,在“巴黎”二字上,叠着个歪
唇角还带着没藏住的笑,“昨晚十点,你家的财神爷在放《好运来》。”

我恨不得把睡衣上的流苏扯下来塞进他嘴里:“关你屁事?”

他挑眉,从西装内袋掏出张名片:“周砚礼,2002室。”

银制名片夹在灯光下泛着冷光,“不过你更该关心的是,你身上这件……”他指了指我的睡衣,“建议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——巴黎世家看了都得叫妈。”

我攥紧名片,齿间蹦出几个字:“周、砚、礼,记住了,下次你家装修,我一定推荐你妈同款水晶吊灯,桃花数包你翻倍。”

他的笑意在眼底荡开:“巧了,我妈倒是很喜欢你妈设计的秧歌服——上周她广场舞队刚穿着你婚礼那件婚纱改的队服,拿了社区比赛一等奖。”

门“砰”的一声关上,我盯着手里的名片,才发现背面印着“周氏集团 执行董事”。

想起婚礼那天他看我婚纱时的眼神,哪像普通宾客,分明是带着审视的、居高临下的打量——就像当年妈妈在秀场后台看实习生作品时的眼神。

天亮后,我在储物柜最底层发现个铁皮盒,里面全是我学生时代的东西:初中时画的漫画笔记本,高中时做的手工发卡,还有大学时参加设计比赛的获奖证书。

最下面压着张泛黄的奖状,“最佳童装设计奖”的落款日期是2008年,照片里的我穿着妈妈手缝的蓬蓬裙,裙摆上歪扭的蕾丝花边,和现在沙发上的罩子如出一辙。

手机在兜里震动,露露发来条消息:“甜甜,你看见陈嘉树的朋友圈了吗?

他发了张和眼科医生的合照,配文‘重见光明’……”我盯着屏幕,突然想起妈妈给我织的围巾,把雾霾蓝错认成黑色的那个冬天。

她当时说:“老了,色号都分不清了。”

现在看着满屋的荧光色和蕾丝,突然意识到,或许不是她审美崩坏,而是有些颜色,早在我看不见的地方,就已经悄悄褪色了。

<玄关处的招财猫还在机械地挥手,“咔嗒咔嗒”,像在数着那些被拆掉的北欧风家具,和妈妈藏在铁皮盒里的、我从未注意过的时光。

---第三章:闺蜜竟是敌方卧底周六早晨,我在妈妈的帆布包里翻找卷尺时,一张泛黄的病历突然滑落。


发抖,“那天我看见你婚纱上的凤凰,翅膀是朝内弯的,就像……”他喉结滚动,“就像你妈妈抱着你的姿势。

后来我去眼科医院复查,突然想起三年前她把雾霾蓝围巾认成黑色,其实那时她就……”我打断他:“你知道吗?

这件外套的盘扣,是用我五岁时的头绳改的。

她缝的时候,把‘早生贵子’的金线拆了三次,因为老花镜总滑下来。”

我指向台上正在捡亮片的妈妈,她鬓角沾着金粉,像极了婚礼那天凌晨三点,在台灯下给我绣凤凰的样子。

陈嘉树的玫瑰掉在地上:“我爸住院时,同病房的大爷穿着你妈改的病号服,袖口有防止输液管滑落的暗扣。

他说那是女儿从菜市场淘的被面,比医院的病号服暖和十倍。”

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西装袖口,那里曾别着我送的珍珠袖扣,“我突然明白,真正的时尚不是袖扣的光泽,而是有人记得你所有的小习惯。”

周砚礼站在阴影里,指尖摩挲着西装内袋的平安符——那是妈妈在他第一次来工作室时塞的,说坐飞机要带着。

他看着台上旋转的花裙摆,想起五岁那年在妈妈的工作室,看见她跪在地上给我缝周岁礼服,金线在台灯下闪着微光,比任何高定都耀眼。

原来他一直记得,只是不敢承认,那个在他童年里埋下“温暖设计”种子的人,此刻正在台上教巴黎来的摄影师扭秧歌。

散场时,妈妈翻着手机评论笑出声:“有个小姑娘说,她要把奶奶的蓝布衫改成连衣裙,带着奶奶的味道去面试。”

她突然抓住我的手,指尖划过我手腕的胎记:“你小时候总把糖纸藏在口袋里,所以妈妈给你做的每件衣服,口袋都缝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。”

夜风送来烧烤摊的香味,妈妈的花衬衫和我的黑色卫衣撞出奇妙的和谐。

周砚礼的车喇叭在远处响起,他摇下车窗:“顾设计师,《Vogue》想做篇母女特辑,标题我都想好了——《当广场舞遇见高定:一场迟到二十年的谢幕》。”

妈妈举起剪刀指着他:“先说好,采访时得让我带着缝纫机,顺便教教他们怎么把东北大花被缝出香奈儿的弧度!”

她转身时,裙摆上的亮片闪过,像撒了把星星在社区的路灯下——这里没有
手术日期是2022年5月20日——那个我穿着自己设计的礼服,在上海展览中心领取“年度新人设计师”奖的夜晚。

她当时在电话里说:“忙着和广场舞姐妹排练呢,电视直播就不看了。”

病历上的“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”几个字刺得眼睛发疼,更刺眼的是“术前色觉检查:红绿色弱”的诊断。

我捏着病历纸,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把我的雾霾蓝围巾错认成黑色,还笑着说“老了老了,色号都分不清”——原来不是玩笑,是早就该被我发现的真相。

手机在桌上疯狂震动,露露的视频通话跳出来,镜头里她顶着夸张的爆炸头,脖子上挂着串核桃大小的珍珠项链:“甜甜!

快来看阿姨给我设计的新造型!”

画面一转,我妈举着剪刀站在挂满花衬衫的衣架前,身后的黑板上用荧光笔写着“中老年时尚联盟入会须知”,第一条就是“拒绝黑白灰,拥抱七彩虹”。

露露身上的玫红色旗袍开衩到大腿根,胸口别着朵碗口大的假花,花瓣上还沾着没剪掉的线头。

“阿姨说这叫‘新中式辣妈风’!”

露露对着镜头比心,假花蹭到口红,在旗袍上留下个艳红的唇印,“而且她答应给我介绍对象了!

你发小三舅姥爷的孙子,开连锁超市的,以后我买辣条能打七折!”

我看着屏幕里手舞足蹈的闺蜜,突然想起上周她还在我家吐槽:“相亲对象穿西装像偷穿爸爸衣服的小学生。”

现在却对着妈妈的“时尚改造”两眼放光,活像被传销洗脑的受害者。

“加入我们吧甜甜!”

妈妈抢过手机,身后的张阿姨正把我的Gucci腰带系在秧歌服上,“下周六的‘夕阳红时装周’缺个压轴模特,你王姨说你穿那身婚纱改的队服特别有福气——停!”

我打断她,盯着背景里挂满我旧衣服的衣架,限量版卫衣被改成了露脐装,牛仔裤被剪成七分裤,裤脚还缝着流苏,“你们这是中老年版《天桥骄子》吗?”

时装周在社区活动中心举行。

我缩在后台角落,看着张阿姨们穿着用窗帘布改的礼服走台步,耳边循环播放《最炫民族风》的混音版。

妈妈站在灯光控制台前,对着对讲机大喊:“下一组换紫色追光!

那件绿裙子配紫光
序言:婚纱礼服是张未完成的时代拼图。

左边垂着巴黎空运的珠光缎鱼尾,别针上挂着1998年Vivienne Westwood工作室的准入证;右边缝着东北红绿棉袄的盘扣,针脚里缠着沈阳中街布市的尼龙线——那是母亲用太姥姥陪嫁的苏绣被面改的。

未婚夫总对着我的荧光粉腰鼓腰带皱眉: